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> 2014年第12期
编号:13130979
小儿支原体肺炎规范治疗64例效果观察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4年4月25日 边德响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。

     3 讨论

    肺炎支原体是引发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,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,属于最小的病原微生物,该病常发于夏季和冬季。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繁杂多样,病情反复多变,合并症较多,所以诊断和治疗都有一定的难度,全球范围内6岁以下患儿的死亡率高达30%左右[2],严重损害儿童的身体健康。因此尽早诊断出该病,施以高效的治疗控制患儿病情十分重要。

    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唾沫传播,儿童的抵抗力较差,常常会令儿童肺部遭到感染,并且该病的病程一般较长,常伴有肺外并发症,不仅影响儿童生长发育,甚至威胁儿童的生命安全。本组6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中,6~10岁为该病高发年龄层,占50.0%,远高于其他年龄段,说明支原体肺炎常发于学龄儿童。

    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和发热,发热并没有规律性,咳嗽多在早晨和夜晚出现,痰量较少;肺部体征并不明显,因为肺炎支原体抗原同人体心脏、肺部、肾脏、肝脏等部位的表面抗原存在类似的特性,一旦机体特异性免疫生成的抗体及抗原产生作用时,就会出现肺外并发症,如心肌炎、皮疹、恶心呕吐、血小板增加或减少等,对心肌、皮肤、肝脏、血液系统、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损伤[3-4]。支原体肺炎可通过发热、咳嗽等肺部表现初步诊断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